吹塑產品是通過吹塑工藝製成的塑料製品,廣泛應用於包裝、汽車、醫療、工業等領域。那麽,在吹塑產品生產中瓶身變形是常見問題,可能由設備參數、原料特性、工藝控製等多方麵因素導致。以下是具體的解決措施及原因分析:

一、原料問題及解決措施
1. 原料選擇不當
原因:
熔體強度不足(如低密度聚乙烯 LDPE 含量過低),吹塑時易拉伸變形。
原料熱穩定性差,高溫下易降解,導致瓶身強度下降。
解決措施:
更換熔體強度更高的原料(如增加 LDPE 比例或選用吹塑專用料)。
檢查原料牌號,確保其符合吹塑工藝要求(如熔融指數 MI 值適中)。
2. 原料幹燥不足
原因:
含吸濕基團的原料(如 PA、PET)未充分幹燥,加熱後產生氣泡,冷卻後導致變形。
解決措施:
按原料要求進行預幹燥(如 PA 需在 80-100℃幹燥 4-6 小時)。
定期清理料鬥,避免原料滯留受潮。
二、設備與模具問題及解決措施
1. 模具設計缺陷
原因:
模具冷卻係統不均勻(如冷卻孔分布不合理),導致瓶身各部位冷卻速度不一致,收縮不均。
模具型腔表麵粗糙度不足,或脫模斜度太小,導致脫模時拉傷變形。
解決措施:
優化模具冷卻水路,確保均勻冷卻(如增加冷卻孔密度或采用循環水冷卻)。
檢查模具表麵光潔度,適當增大脫模斜度(一般吹塑模具斜度為 1-3°)。
2. 吹針位置或尺寸不當
原因:
吹針孔徑過大或位置偏移,導致吹塑時空氣注入不均勻,局部過度拉伸。
解決措施:
調整吹針位置,確保正對型坯中心。
更換合適孔徑的吹針(孔徑大小需與瓶身尺寸匹配)。
3. 設備機械部件磨損
原因:
螺杆、料筒磨損導致塑化不均勻,熔體壓力波動大。
導軌、滑塊等運動部件鬆動,導致型坯擠出不穩定。
解決措施:
定期檢查螺杆、料筒磨損情況,及時更換或修複。
緊固機械部件,調整設備運行精度。
三、工藝參數調整
1. 擠出溫度控製不當
原因:
溫度過高:熔體粘度過低,型坯易下垂拉伸,吹塑後瓶身壁厚不均、變形。
溫度過低:熔體塑化不良,吹塑時難以充模,導致局部應力集中變形。
解決措施:
分段設置擠出溫度(如加料段、壓縮段、計量段溫度梯度),確保熔體均勻塑化。
對於高熔點原料(如 PP),適當提高模頭溫度(通常比原料熔點高 10-20℃)。
2. 吹塑壓力與吹氣速度不合理
原因:
吹塑壓力不足:型坯無法充分貼合模具型腔,導致瓶身表麵凹陷或形狀失真。
吹氣速度過快:型坯局部受衝擊過大,產生拉伸變薄甚至破裂。
解決措施:
提高吹塑壓力(通常為 0.2-1.0MPa,根據原料和瓶型調整)。
降低吹氣速度,或采用先低壓後高壓的分段吹氣工藝。
3. 冷卻時間不足
原因:
冷卻時間過短,瓶身未充分定型,脫模後因內部應力釋放導致變形。
解決措施:
延長冷卻時間(一般占整個周期的 50%-70%),或提高冷卻介質(水 / 空氣)的流速和溫度。
對於厚壁產品,可采用模內冷卻與外部噴霧冷卻結合的方式。
四、型坯控製問題
1. 型坯壁厚分布不均
原因:
機頭口模間隙調整不當,導致型坯周向壁厚不均。
型坯擠出時下垂(垂伸),底部壁厚變薄。
解決措施:
調整口模間隙(通過調節螺釘或液壓係統),使型坯壁厚均勻。
縮短型坯擠出到吹塑的時間,或增加型坯牽引速度以減少垂伸。
2. 型坯熔體壓力不穩定
原因:
螺杆轉速波動或背壓設置不當,導致型坯擠出速度不均勻。
解決措施:
穩定螺杆轉速(建議采用變頻電機控製),適當增加背壓(一般為 0.3-0.8MPa)以提高熔體均勻性。
五、其他因素
1. 脫模操作不當
原因:
脫模頂針位置不合理或頂出力度過大,導致瓶身被頂變形。
解決措施:
調整頂針位置,確保作用於瓶身強度較高的部位(如底部邊緣)。
降低頂出速度,避免衝擊力過大。
2. 存放與運輸影響
原因:
成品堆放過高或受壓,或運輸中振動導致變形。
解決措施:
控製堆放高度,使用平整托盤,避免擠壓。
運輸時采用緩衝包裝,減少振動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