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塑產品在加工過程中容易產生多種缺陷,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情況:
一、外觀缺陷
表麵粗糙度問題
橘皮紋:這是吹塑產品較為常見的外觀缺陷。其產生原因主要是型坯在吹脹過程中,熔體的流動不均勻。當熔體的流速過快或者模具的冷卻不均勻時,就容易出現橘皮紋。例如,在吹塑大型塑料容器時,如果模具的溫度在局部區域過高,靠近該區域的熔體冷卻速度就會變慢,導致表麵形成類似橘皮的紋理,影響產品的光滑度和美觀度。

麻點:吹塑產品表麵出現麻點,通常是由於原料中的雜質或者熔體中混入了灰塵、水汽等異物。這些雜質在熔體吹脹並冷卻成型後,就會在產品表麵形成一個個小麻點。另外,加工過程中如果模具型腔表麵不夠清潔,有微小的顆粒附著,也會導致產品表麵出現麻點。
色澤不均
原因分析:色澤不均主要是由原料混合不均勻或者加工過程中的溫度變化不一致引起的。如果在配色過程中,色母粒與基礎原料沒有充分混合,吹塑後的產品就會出現顏色深淺不一的情況。同時,在吹塑過程中,不同部位的溫度差異,如靠近加熱裝置的部分溫度較高,可能會導致顏色的變化,使產品色澤不均勻。
影響因素:除了原料和溫度,吹塑設備的螺杆設計也會影響色澤均勻性。如果螺杆的混合效果不好,不能將顏料和原料充分攪拌均勻,也會導致產品色澤出現問題。
二、尺寸和形狀缺陷
尺寸偏差
模具因素:吹塑產品的尺寸主要由模具型腔的尺寸決定,但在實際加工過程中,可能會出現尺寸偏差。模具在長期使用後可能會出現磨損,導致型腔尺寸發生變化,從而使吹塑產品的尺寸不符合設計要求。例如,模具的分型麵磨損後,可能會使產品在該部位的厚度增加,影響整體尺寸精度。
工藝參數影響:吹塑過程中的工藝參數,如吹脹比、拉伸比等,也會對產品尺寸產生影響。吹脹比過大或過小都會導致產品尺寸不符合預期。如果吹脹比過大,產品可能會被過度吹脹,導致厚度變薄,尺寸變大;反之,吹脹比過小則可能使產品尺寸偏小,並且可能會因為壁厚不均勻而影響產品質量。
形狀不規則
壁厚不均勻:這是導致形狀不規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吹塑過程中,型坯各部分的壁厚分布不均勻,吹脹後的產品就會出現形狀扭曲或變形的情況。例如,在吹塑具有複雜形狀的產品時,由於熔體在模具內的流動路徑不同,靠近澆口位置的熔體壓力和流量較大,壁厚可能會較厚,而遠離澆口的位置壁厚較薄,從而導致產品形狀不規則。
模具排氣不良:模具的排氣效果對產品形狀也有重要影響。如果模具排氣不暢,型坯與模具型腔之間的空氣無法及時排出,會阻礙型坯的正常吹脹,使產品局部無法完全貼合模具型腔,導致產品形狀出現缺陷。
三、性能缺陷
強度不足
壁厚過薄:吹塑產品的強度與壁厚密切相關。如果產品壁厚過薄,其承受外力的能力就會下降。在吹塑過程中,由於吹脹比過大、型坯擠出速度過快或者模具溫度不合適等原因,都可能導致產品壁厚過薄,從而使產品強度不足。例如,對於一些需要承受一定壓力的塑料容器,壁厚過薄可能會導致容器在灌裝液體後發生破裂。
材料問題:原料的質量和性能也會影響產品的強度。如果選用的塑料原料本身強度較低,或者在加工過程中原料發生了降解,導致分子鏈斷裂,產品的強度也會受到影響。
密封性能差
合模線缺陷:在吹塑有密封要求的產品(如塑料瓶)時,合模線的質量直接影響密封性能。如果合模線處不平整、有縫隙或者存在毛刺,就會導致產品密封不嚴。合模線的質量與模具的合模精度、型坯的質量以及吹塑工藝等因素有關。
壁厚不均勻(對密封部位):產品密封部位的壁厚不均勻也會影響密封性能。例如,在瓶蓋與瓶身的密封部位,如果壁厚差異過大,在旋緊瓶蓋時,可能會由於局部壓力過大或過小,無法形成良好的密封效果。